华夏文明网
首页区域人文庆阳 正宁“三清文化”及时代价值

正宁“三清文化”及时代价值

明代真宁“三清”影响深远,其事迹自明以来一直为广大人民所传颂。他们为官清廉、心系民生、造福一方、政绩卓著,因此受到历代官方的推崇和民间的宣扬…

正宁县地方史志办公室 樊军伟 董勇chW华夏文明网

  明代真宁“三清”影响深远,其事迹自明以来一直为广大人民所传颂。他们为官清廉、心系民生、造福一方、政绩卓著,因此受到历代官方的推崇和民间的宣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三清文化”得到世代的传承与发展。“三清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不断丰富其精神内涵,如今已演化为具有正宁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清文化”,在历史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充分挖掘“三清文化”的时代价值,从中汲取智慧、振奋力量,从而推动正宁社会经济文化和谐发展。chW华夏文明网

  ——题记chW华夏文明网

  正宁“三清”是指明代早、中、晚期的三名正宁籍清官:景清、赵邦清、巩焴。“三清文化”是指以景清、赵邦清、巩焴等典范人物为代表,在历代官方的推崇和民间的宣扬过程中创造、积累的具有正宁本土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成果。“三清文化”在正宁不仅有强大的群众基础,而且作为一种乡土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chW华夏文明网

  一、正宁“三清”简介chW华夏文明网

  (一)景清chW华夏文明网

  景清(?—1402),明真宁县辛庄里寨子村(今正宁县山河镇寨子村)人。景清年少时聪敏异常,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进士及第,名居榜眼。先授编修,后晋监察御史、右都御史、左佥都御史、北平参议、御史大夫。chW华夏文明网

chW华夏文明网

  “靖难之役”后,景清暗地联络惠帝重臣齐泰、练子宁、黄子澄、方孝孺等人,发誓要讨伐叛逆,力保惠帝。燕王即位后,齐泰、练子宁、方孝孺等诸多朝臣殉难,景清幸免,并还归旧任。景清表面上受命不辞,以权宜之计,委屈求全,伺机报复。一天早朝,其他官员身穿常服,景清却着绯衣上朝。朝毕,景清奋跃上前,势将犯驾。成祖命左右拿下景清搜身,果搜出一柄短剑。朱棣问他想干什么,景清喝斥道:“吾为故主报仇耳,可惜不能成事!”朱棣勃然大怒,令左右打掉他的牙齿,景清依然谩骂不止。朱棣又命人割去他的舌头,景清的鲜血喷洒在御案和朱棣的龙袍上。最终景清“骨肉被磔,悬皮长安门”。朱棣处死景清后并未罢休,还将景清“户灭九族,株累甚众,故里被焚,村落为墟,谓之‘瓜蔓抄’”chW华夏文明网

  明成祖二十二年(1424),景清被平反。宣德年间(1426—1435),宣宗追谥景清“忠烈”,并在各地儒学为方孝孺、景清建祠纪念。明孝宗赠谥景清“忠敏”。chW华夏文明网

  (二)赵邦清chW华夏文明网

  赵邦清(1558—1622),字仲一,号乾所。明永绥里于家庄(今正宁县永和镇于家庄)人。他生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少时曾就读于罗川儒学,明万历十九年(1591)中举,次年中进士。二十一年(1593)任山东滕县知县,他整饬官吏,执法如山,使士绅慑服,豪强生畏;他赈济灾民,安置流亡,使百姓信服,万民称赞。他鼓励拓荒变田,力倡植树造林,注重兴修水利,号召开办矿业,设钱庄,办商号,建学校。每事必躬身不怠,善政不可胜数。时过5年,滕县面貌为之一新,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chW华夏文明网

chW华夏文明网

  万历二十六年(1598),安南国使臣冯克宽来朝进贡,路过滕县,到达京城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万历皇帝:“所到州县,未有如赵邦清之清,一尘不染者。”万历皇帝即诏邦清进京,封为吏部验封司主事。次年二月,升任吏部稽勋司郎中。邦清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入仕途10年,誉满齐鲁,清名播天下。chW华夏文明网

  万历三十年(1602),邦清因遭权奸佞臣捏造罪名诬陷,被削职为民。邦清归家后,清囊无余,身居陋室,躬耕于田,清苦度日。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奉诏出任四川遵义道监军参议。是年七月,四川宣抚使奢崇明和贵州水西土目安邦彦先后反叛,邦清奉命率军征讨,屡有战功。不久身染瘴岚之疾,病逝军中。赐谥“光禄寺少卿”。chW华夏文明网

  (三)巩焴chW华夏文明网

  巩焴 (1593—1661),字成我,号育炉。明安兴里堡巷村(今正宁县永和镇堡巷村)人。天启七年(1627),巩焴中举。崇祯四年(1631),进士及第,任河南林县知县。明末乱世,百姓深受盗贼之害。巩焴到任后,设立关隘兵防保护百姓安宁,废除“三饷加派”减轻农民负担。针对林县科考中人才太少的现状,巩焴亲自任教课读,辅导学子,当科即有人登第。崇祯六年(1633),转任安阳知县,巩焴除暴恶,轻赋徭,恤贫苦,扶农桑,坚城深池,日夜操劳。该县水治、丰乐两镇为盗贼往来必经之地,百姓无所逃避,苦不堪言。为保一方平安,他慷慨解囊,捐俸筑城,并训练乡勇,严加防范,两镇的治安终于好转。巩焴在安阳振兴文教,大开科试,选拔人才,使境内升平,百姓安乐。chW华夏文明网

  巩焴历任礼部祠祭司主事、礼部郎中、河南分巡道兼右参议、参政等职。后因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巩焴辞职回乡。但因他多年的薪水都用来捐赠赈济百姓了,至此两手空空,囊无分文,连回家的盘缠也没有,幸亏同僚资助才得以回到老家。崇祯十六年(1643),巩焴授河南通省学政、布政司参政,赴任途中被攻破潼关的李自成起义军俘获。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巩焴任礼政府左侍郎兼尚书。三月,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建立大顺王朝,巩焴任礼政府尚书。后起义军内讧,互相攻杀,巩焴遂离开义军返乡,隐居三水县(今旬邑县)官家洞,潜心学问,以诗书培育子孙及求学之人。chW华夏文明网

  顺治十八年(1661),清兵包围官家洞,巩焴坚守不出,至死不降。五月初四,清军引燃洞下积薪,巩焴被烈火焚死。chW华夏文明网

  二、正宁“三清文化”的形成原因chW华夏文明网

  当社会动荡、贪官污吏横行时,正宁人民自然呼唤“清官”横空出世,而正宁人的“清官”具象化人物是景清、赵邦清、巩焴,他们既是正宁人的骄傲与自豪,也是正宁人的敬仰与祈盼。chW华夏文明网

  (一)“三清文化”形成的历史根源chW华夏文明网

  正宁坐落陇东,毗邻关中,为古代中原通往大漠的通道之一,是中原王朝的北方门户。北魏复置阳周县。隋开皇十八年,依罗水出川之意,阳周县易名为罗川县。唐天宝元年,因罗川获得27尊玉真人像,取真人保安宁之意,罗川县遂更名为真宁县。清雍正元年,为避清世宗胤禛之讳,又更名为正宁县。chW华夏文明网

  公元前213年,秦大将蒙恬率兵30万,堑山堙谷,修筑了世界上第一条战备“高速公路”——秦直道,直道穿越四郎河流域,把正宁变成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前哨阵地,鼓角铮鸣,刀光剑影。汉代以后,随着中原王朝北部边疆的北移,正宁作为中原王朝门户的地位逐步降低。但战事频仍,兵祸迭起,灾荒不断,社会动荡,加之官府横征暴敛,民生之苦莫过于此。chW华夏文明网

  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从明代走出的“三清”便成为正宁人心目中“清官”的具象化人物。久而久之,“三清”就成了那些长期处于被剥夺话语权、申诉权和自身利益维护权的普通百姓祈盼的救星、崇拜的偶像和想象性的集体无意识,也逐渐积淀演化成为正宁特有的“三清文化”,这就是“三清文化”形成的历史根源。chW华夏文明网

  (二)官方对“三清”的推崇chW华夏文明网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三清”为正宁历代官员塑造了一面镜子,时常提醒他们“正衣冠,知得失”,所以被历代官吏所尊崇。与其说是尊崇“三清”,不如说是“三清文化”在他们心中的延续,由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官员心中根深蒂固,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三清”是他们“达则兼济天下”的最好楷模。chW华夏文明网

  “三清”不仅是封建社会清官的代表,而且在景清身上表现出来浓厚的忠君思想,正是封建社会统治者所需要的。他们匡正时弊、澄清冤案、拯救百姓,政绩卓著,缓解了社会矛盾。无论从“清官”的角度还是“忠君”的角度,封建统治集团都是大力提倡的,所以历代官方大力推崇“三清”,并在此基础上留下的庙坊、碑祠、志传、诗词等,都为“三清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hW华夏文明网

  “三清”本质上当然都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有其历史局限性。但是,较之于贪官,坏官,他们在客观上毕竟对人民有益,为人民做过好事,对社会发展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历史才会彰显他,人民才会称赞他,“三清文化”也才会一代一代传下来。chW华夏文明网

  (三)民间对“三清”的宣扬chW华夏文明网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今天是个好日子”。有了好日子,自然也就有了好心情。好日子涉及分配公平,差别不大;好心情涉及办事公正公平,不偏不倚。离开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好日子够呛,好心情难得。老百姓就喜欢那些能够为了他们的利益不怕得罪大官,敢于为老百姓的利益“铁肩担道义”的官,而“三清”恰恰就符合百姓这个“胃口”。chW华夏文明网

  在贪官恶吏横行肆虐的封建时代,清官廉吏哪怕是寥若晨星,也是老百姓心中的一盏明灯和心向往之的救星。于是,正宁民众即以口头传说、民间故事和戏曲民谣等形式宣扬“三清”,并赋予“三清”许多传奇经历和神话色彩,以此来表达他们对“三清”的赞颂和对清明吏治的期待。久而久之,“三清文化”就成了在正宁民间最具群众基础和影响力的一种本土文化。chW华夏文明网

  民间对“三清文化”的宣扬,其实表达的是老百姓对社会及历史的一种观察,一种集体记忆,一种思想、情感、愿望,它所追求的是情感真实,并不以再现历史真实和营造生动曲折的故事为宗旨。从民间零散的宣扬背后我们看到了“三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chW华夏文明网

  三、正宁“三清文化”的传承形式chW华夏文明网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官以廉为本。正宁“三清”在清正廉洁方面可谓至善至美,成为清官中三颗熠熠发光的明珠,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大放异彩。在“三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载体呈现多元化,其主要表现形式如下:chW华夏文明网

  (一)坊碑祠馆chW华夏文明网

  学宪坊、景圣祠、榜眼坊、景爷庙:明宣德年间(1426—1449),明廷下诏在各地儒学为景清建祠纪念,在景清故里真宁县城罗川修建学宪坊、景圣祠、榜眼坊、景爷庙。“景圣祠”位于今罗川九年制学校院内,解放后被拆除;木质“学宪坊”,年深日久,已经毁坏。chW华夏文明网

  景圣祠碑:明宣德年间(1426—1435)立于罗川景圣祠内,后碑断为三截,但“景圣祠”三字清晰可辨。chW华夏文明网

  廉仁公勤箴碑:明万历十一年(1583)真宁知县刘衢重刻,内江宁澹居士书。原立于景圣祠内。该碑红砂石质,共4通,均高1.9米,宽0.67米,厚0.15米。每碑分别以廉、仁、公、勤为题镌文。1986年移置县博物馆。chW华夏文明网

  赵氏石坊:位于正宁县罗川村(明代县治)街道正中,自西而东依次是清官坊、天官坊、恩宠坊。天官坊、清官坊均高8.4米,宽约8.23米,共16层;恩宠坊高9.7米,宽8.35米。全以红砂岩石料凿磨镶砌而成。天官坊、清官坊分别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四月、十二月,是明朝廷为表彰“一代廉吏”赵邦清所建。恩宠坊建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是赵邦清为感念生母高氏教养之恩建立的。1963年2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先后被中共正宁县委、庆阳地委确立为正宁县、庆阳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5月,赵氏石坊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chW华夏文明网

chW华夏文明网

  “三清”字碑: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三月立,系安南国正使冯克宽为赵邦清题字碑,碑高2.8米,宽0.9米,厚0.23米。碑镌径大0.65米见方“清清清”3字,并有题款。2002年后,移置县博物馆。chW华夏文明网

  “坚持清白”碑:明天启元年(1621)六月十八日立,系万历皇帝为赵邦清题字碑,碑文为“坚持清白”。chW华夏文明网

  赵氏祠堂:位于赵氏石坊西南侧。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5),内有明万历皇帝为赵邦清题词“坚持清白”碑刻及安南国(今越南)正使冯克宽为赵邦清题、随从陈德懿书“清清清”碑刻。2003年12月,被庆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chW华夏文明网

  三清馆:位于罗川村村部旧址。建于2023年,馆名由著名作家张俊彪先生题写。chW华夏文明网

chW华夏文明网

  (二)志传文史chW华夏文明网

  清•乾隆《正宁县志》: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正宁知县折遇兰编修,有关“三清”的史料在“献征志”中收录“人物”1篇,“艺文志”中收录“记”3篇、“序”7篇、“书”2篇、“诗”9首,为后人对“三清”的研究提供了佐证资料。chW华夏文明网

  《真宁“三清”传奇》:姚自昌编著,2001年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全书系统地介绍了“三清”生平及其传略,充分展示了“三清文化”在民间传承和发展的风采。chW华夏文明网

  《正宁史话》:王立明主编,2004年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是近年来较有影响力的官方文史丛书,书中记载与“三清”相关的文史资料3篇,分别是《明“忠烈”公景清》《一代廉吏赵邦清》《晚明参政巩焴》。chW华夏文明网

  《一代廉吏赵邦清》:赵文卿编著,2006年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搜集了赵邦清同时代人赞评赵邦清的诗文画卷,其中各种体裁的文章15篇,诗词114首,画卷37幅,此外,还有小序19篇,诗注29条,较全面地反映了赵邦清的为政功绩、廉能品节。同时还收集了赵邦清遗作12部(篇)。chW华夏文明网

  《正宁县志》:正宁县地方史志办公室编纂,2009年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曾对“三清”及相关“庙、坊、碑、祠、墓、记、序、诗、书”等作了详细记述。chW华夏文明网

  《廉政教育读本》:中共正宁县纪委、正宁县监察局于2010年5月编印,书中记录了赵邦清、巩焴、赵元贞、戴志魁等廉政人物故事9个、老一辈革命家的廉政故事20多个,收录廉政警言格句200则和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自律规定10篇,以此教育新时期的党员干部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chW华夏文明网

  《正宁民间文学大系》:王立明主编,2017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三清”相关传说、歌谣、对联等10多篇。chW华夏文明网

  《清风正宁》:政协正宁县委员会编纂,2023年由线装书局出版。该书把“三清”作为正宁县的历史文化名人和廉政的楷模收录其中,印发到各乡镇、机关单位和学校,受到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的欢迎。chW华夏文明网

  (三)诗词吟咏chW华夏文明网

  历代官场文人作诗词或赞“三清”之功绩、或颂“三清”之德政,借助“三清”抒发自己的情怀。清知县张珑在《谒景公祠》中称赞景清“孤忠靖难死方休,遗像巍巍今古留。报国丹心悬日月,故乡血食祀春秋。”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与赵邦清交往至深,在《歌书答赵乾所先生》诗中称:“景清白血流正宁,邦清吾友如其清。”明“公安派”文学领袖袁宏道曾以诗盛赞赵邦清的政绩:“乘月过滕里,踏沙度薛城。山云封去马,野葛翳行旌。官舍栽花遍,民家种柳成。停车问父老,之子有能声。”赵邦清因谗被罢,离开京都时,山东兖州府滕县人、闵乡县潼关仓副使陈炫赠诗曰:“世道倾颓难以复,奸佞盈朝丈夫无;海内惟有赵仲一,独木难支谁与扶。”chW华夏文明网

  此外,时人陈应征、梁隆吉、李时英、僧人如贤等也多有诗文称颂。今人姚自昌的《真宁“三清”传奇》《我的“三清”情结》、曹焕荣的《漫步罗川清官坊》《写在正宁新清官坊下》等均为品读“三清文化”的佳作。chW华夏文明网

  (四)家谱记述chW华夏文明网

  正宁县永和镇于家庄村《赵氏家谱》和永和镇花园村《巩氏家谱》对于赵邦清、巩焴的生平、著作、为官准则等均作了全面详细的记述,由于家谱的私密性,这些记述并不为外人熟知。但由于家谱的真实性,所以《赵氏家谱》《巩氏家谱》成为后人研究正宁“三清文化”珍贵的第一手资料。chW华夏文明网

chW华夏文明网

  (五)说“古今”、民间传说chW华夏文明网

  “三清”在民间最早的传播形式应该就是说“古今”,简单易记,便于传播。且逐渐在民间智慧的发酵与酝酿之后,逐步发展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故事。当今正宁广为流传的且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民间传说《赵三爷的故事》《忠烈公景清》《罗川汉柏》等。民间传说往往具有明确的类型性和指向性,它反映了民众的共同心理,即“三清文化”在集体意识中的反映。在大量的民间传说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三清”的超能量,事实上是劳动人民在制度不健全的社会形态下寻求精神安慰的一种寄托方式,在民间的反应就是符合逻辑但超乎现实的传说故事。chW华夏文明网

  (六)戏曲民谣chW华夏文明网

  正宁民间小戏名扬省内外,小戏中最感人的正是那些蕴含“三清文化”的作品。县戏曲作家杨建国创作的《抬轿》《防线》《两个县令》等小戏反映了“官抬民,民抬官,编成小戏台上搬”的创作初衷,折射出“民为水,官为舟,水可载舟,水亦覆舟”的古训,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清官的无限珍惜与热爱,这样的情愫与几百年前滕县、林县百姓对“三清”的感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chW华夏文明网

  正宁县榆林子镇党家村民间艺人党致怀把百姓的喜怒哀乐、所想所思都编进快板词,而且张口就来,朗朗上口。他的《“三清”颂》在当地流传甚广:“正宁地处在陇东,明代真宁出‘三清’:景清办案朝中坐,巩清为民爱百姓,还有邦清也在内,百年留得后人名……”chW华夏文明网

  上述的庙坊碑记、志传文史、诗词吟咏、家谱记述、民间传说、戏曲民谣等都是作为一种载体或表现形式,将“三清文化”融入其中,世代传承和发展。此外,近几年来正宁县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廉政文化建设,“三清文化”作为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引起了重视——政府的投入使得“三清文化”更加深入人心。chW华夏文明网

  四、正宁“三清文化”的精神内涵chW华夏文明网

  纵观“三清文化”,有以民为本的思想境界、清正廉洁的为官品质、正气严明的家风家训、崇俭戒奢的道德风尚、知行合一的行为美德,它们是“三清文化”中的精粹,犹如一股股清风正气,滋养心灵,值得我们从中赓续基因,传承精华。chW华夏文明网

  (一)以民为本的精神思想chW华夏文明网

  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深厚的思想内涵之一,也是“三清文化”的根源之一。赵邦清接任山东滕县知县时,滕县曾接连两年发生灾荒,百姓生计困苦,饿殍载道,人犬相食,饥民卖儿鬻女,四处逃荒。邦清接任后马上办起粥场,舍饭救人。粮食不够,他从相邻的县邑求借。他和夫人用多年来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薪水买回一千多头耕牛,分给贫民使养,并帮助百姓购买籽种,修理农舍,安置流亡。巩焴任河南林县知县时,正处明末乱世,百姓深受其害,他设立关隘兵防保护百姓安宁,废除“三饷加派”减轻百姓负担,亲自任教辅导学子等。“三清”以人为本、爱民如子的精神是孔子提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思想的延续,这种思想关注民生,将百姓作为国家、社会的根本,尊重人民的历史地位,为百姓谋福祉,符合历史发展规律。chW华夏文明网

  (二)清正廉洁的品质操守chW华夏文明网

  清正廉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是为政之本源,也是“三清文化”的核心。唐朝《群书治要》中记录“君子为政,以正己为先,教禁为次”;傅玄所著《傅子》中著有“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左右正而后朝廷正,朝廷正而后国家正,国家正而后天下正”等思想,都是对当官要清正廉洁的精辟总结。“三清”之所以闻名于世、家喻户晓,其主要原因就是具有清正廉洁的品质操守。景公祠内的“廉仁公勤箴碑”、赵氏祠堂的“清清清”碑和“坚持清白”碑以及《正宁县志》记载的“当时河南流传着‘三廉公’的故事,而巩焴则为其首”等足以见证“三清”清正廉洁的品质操守,这也是为后世为官者把“三清”奉为清官楷模的根本原因。chW华夏文明网

  (三)正气严明的家风家训chW华夏文明网

  我国自古以来重视家风家训的建设和引导,赵邦清在《谈家风》写道:“先君质实刚方,不爱纷华靡丽,间虽裕于财,尺丝寸帛不施于身”,强调了自先辈以来崇尚节俭的家风;生母高氏在赵邦清赴任滕县临走之前训诫“尔做官勿取百姓钱……不取钱,自家心上甚是清凉”。赵邦清赴滕县时携妻高氏,高氏端庄大方,知礼明德,性格直率,“凡邦清有一切过失,必极力规正之”。赵邦清为官数十载,不贪不腐,以朴实立根基,以清廉树节义,其家庭教育功不可没。这些谆谆家训、磊磊家风,奠定了赵邦清的道德基础,也塑造了他为官的品质操守。chW华夏文明网

  (四)崇俭戒奢的道德风尚chW华夏文明网

  崇俭戒奢历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将此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要求。“三清”之所以清廉著世,与自身崇俭戒奢的品德不无关系。江西举人李复初与赵邦清素来友善,托友前来看望赵邦清,时值天寒地冻,友人看到赵邦清拿出一件破烂褪色的官服,命人改造后为夫人御寒。李复初闻此事百感交集,写下诗句:“袱被而来袱被往,夫人自是泣寒衣。”由于邦清的崇俭戒奢,他“宰滕县六年,不罚一分纸赎。羡余银六千两,为滕民买谷十二万石,买牛千头。”正因如此,赵邦清被罢官回家时清囊无余,负债累累。巩焴辞职回乡时,两手空空,身无分文,竟连回家的盘缠也没有。“三清”身上表现出的崇俭戒奢的道德风尚,丰富了“三清文化”精神内涵。chW华夏文明网

  (五)知行合一的行为规范chW华夏文明网

  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命题,解释了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从赵邦清的家风家训可以看出,他在小时候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尤其是生母高氏的谆谆教诲,从而培养了他清正廉洁的品质,启迪了他廉洁从政的思想。在赵邦清为官后,他把这种品质和思想在自己的从政生涯中贯彻落实到实际行动。正如宋朝程朱理学主张的“知先行后、知指导行”“论先后,知为先,行为后;论轻重,行为重”。赵邦清用一生践行了知行合一的哲学大道。chW华夏文明网

  五、正宁“三清文化”的兼容并蓄chW华夏文明网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史爱好者挖掘整理的有关“三清”的史料及传说故事,在网络媒体随处可见,或研究或引用或宣传或应用,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但足能表现“三清文化”日益发酵。chW华夏文明网

  “三清文化”传承至今,不再仅仅以“三清”为典范人物,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吸收和接纳了近现代的革命英雄、志士仁人、乡贤绅士、党员干部等革命先辈和模范人物,极大地丰富了“三清文化”的内涵。“三清文化”不仅包括为官清廉、心系民生、知行合一等,还包涵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例如仁爱孝悌、重义轻利、谦和礼让、真诚有信等传统美德。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chW华夏文明网

  与此同时,“三清文化”的外延也逐步拓展,不再局限于廉政文化,而是和乡土文化紧密结合,衍生出的民俗文化(如谚语“当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香包艺术“鹭鹭清莲”谐音为“路路清廉”,意为出淤泥而不染,一路清廉)、戏曲文化(如杨建国创作的《抬轿》《三人轿》《防线》《两个县令》《铁窗审子》等小戏)、产业文化(如罗川旅游开发、“三清”酒厂的“三清”玉液、“三清”律师事务所)、爱国文化(如赵氏石坊先后被中共正宁县委、庆阳地委确立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不但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而且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chW华夏文明网

  六、正宁“三清文化”的时代价值chW华夏文明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清文化”,在历史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充分挖掘“三清文化”的时代价值,从中汲取智慧、振奋力量,增强党员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从而推动正宁社会经济文化和谐发展。chW华夏文明网

chW华夏文明网

  (一)“三清文化”是人民群众的一笔精神财富chW华夏文明网

  “三清文化”是扎根正宁的乡土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贴近百姓。“三清”的嘉言懿行载于史册,流行于民间。自古至今的社情民意都在传承和发展“三清文化”,且引导和抚慰着社会心理,于是建立在这种大众心理上的“三清文化”便成为正宁传统文化一个重要因素,且深刻地影响着人们言行,引导着人们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是每一个正宁人心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在新时代乡村社会的转型发展中,既可以延续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使之薪火相传、代代相守,也可以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引导人们树立进步的精神追求。chW华夏文明网

  (二)“三清文化”是乡村振兴的一张文化名片chW华夏文明网

  在社会发展史上,人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出类拔萃的名人,足以让一方地域增辉生色。“三清”是正宁的历史文化名人,也是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地以人传,人以名传。郁达夫在《咏西子湖》的诗里说过:“楼外楼头雨似酥,淡妆西子比西湖。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至今尚姓苏。”意思是西湖山水很美,但如果没有白居易、苏东坡这些名人的效应,西湖的知名度不可能这样高。所以积极利用“三清”的名人效应,将“三清文化”所承载的无形财富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张文化名片,发挥其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做好新时代乡风文明铸魂育人文章,不断凝聚人心、教化民众,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档升级。chW华夏文明网

  (三)“三清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引擎chW华夏文明网

  “三清文化”既具有公益性,也具有商业性。在现代化进程中,“三清文化”通过与资本、与市场的结合,逐渐解放和发展了乡村社会的文化生产力,从而赋予“三清文化”以巨大的经济价值。2006年,古城罗川被评为甘肃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随着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四郎河川区的深度综合开发、高速公路的穿城而过、乡村振兴的战略实施,作为“三清文化”的主要承载地——古城罗川进入千帆竞发的时代。“三清文化”产业化发展将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从而实现“三清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chW华夏文明网

  (四)“三清文化”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一颗定心丸chW华夏文明网

  “三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其社会基础,群众对“三清文化”的热衷有其自身的期盼,也就是希冀社会公正、公平,有一个能为老百姓谋福利的清官或廉洁政府。全面从严治党既要靠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要靠正心修身,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近年来,正宁深入挖掘县域历史文化名人,将唐燕国公于志宁、明“三清”、留美博士赵元贞、传奇英雄赵铁娃等古代廉吏名臣和近现代革命英雄的事迹,融入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创建之中。“三清文化”以廉洁为核心、以文化为载体,传承于先贤,根植于本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廉政文化建设而言,就是一颗定心丸。chW华夏文明网

  (五)“三清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一支催化剂chW华夏文明网

  “三清”是一部读不完的书,不了解正宁“三清”,就不了解正宁,不重视“三清文化”研究,就是不重视正宁的历史文化。研究推广“三清文化”,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出“三清”身上所具有的各种正能量,激活人们内心崇德向善的道德因子。“三清文化”凝结着当地普通老百姓共同的精神寄托,与他们具有天然的亲近性,且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传承和发展中不断丰富、创新、累积,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和积极响应。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清文化”犹如一支催化剂,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深入人心。chW华夏文明网

  总之,“三清”文化传承了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勇恭廉”,践行了为官做人的高尚品德和行为要求。正宁人民自古以来遵从并发扬光大的“三清”文化,展示的是正宁人“刚正不阿、诚实守信、善良勇敢、勤劳朴实、忠诚担当、德贤孝仁”的品质。正宁文化的核心自古至今其实继承和发扬的就是“三清”文化,景清在明成祖朱棣面前宁可被诛九族也不屈从用不正当手段夺取皇位的皇帝,体现出古人刚正不阿的忠烈精神,赵邦清的正直、清廉,巩焴的勤政爱民,更是一代廉吏的杰出典范。在新时代创造性的发展和挖掘“三清文化”,是丰富和扩充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chW华夏文明网

《华夏文明导报•华夏文明网》投稿邮箱:hxwmnews#163.com(请将#替换为@)
华夏文明网
上一篇正宁县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
下一篇 甘肃环县256.39米羊肉串成功挑战“最长的羊肉串”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
华夏文明导报 华夏文明网

华夏文明导报•华夏文明网

《华夏文明网》是由《华夏文明导报》(国内统一刊号:CN 62-0074)主管、主办,并倾力打造的官方新闻网。传承华夏文明,弘扬时代精神是华夏文明人不懈的努力与追求!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899878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hxwmnews@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